在回国前的一周,我和澍临时起意决定来一趟深圳。
有天在从超市回家的路上我们聊到这次回国计划在上海待两周,
好像有点长,应该去周边哪里玩玩,
他就问我要是咱以后回国定居不去北上,还想去哪,
我脱口而出:深圳啊,深圳现在发展得很好的!
澍说他从来没去过深圳,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把娃扔给上海的父母,订下这个三天属于我们俩的行程。
与深圳初识是十年前的春天,
那时大学即将毕业,参加校园招聘被一家深圳的地产咨询公司录取,
公司请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来深圳总部培训一周,
跟全国校招的同学们一起吃喝玩乐,还拿了一千块现金,
最后以我被香港的大学录取了master为由,拒签了它的offer。
记得那时住在特区报社的宾馆,走路就可以到科学馆上培训课,
每天会路过深南大道那个邓爷爷的画像,
偷空还跟朋友去趟东门淘便宜货,
也曾站在罗湖口岸眺望南边的荒山,
顺带憧憬下几个月后即将启程去香港的美好。
昨天早晨在酒店的lounge吃饭时跟澍回顾了以上十年前跟深圳结缘的情景,
他说,要是当年你签了这家深圳的公司,现在会是什么情景呢?
当时那公司是派我去珠海分部的,也许我会跟我前前男友在珠海定居?
或者又杀回深圳,利用自己做地产的优势,
在房价飙升的2015年前囤几套房子然后就财务自由了?
“反正可能很小几率会遇见你”,我笑着说。
这次我们住在海岸城的万豪,52楼房间窗外是无敌海景,
还能看见那个后来我一度很经常走的深圳湾口岸和联通香港的大桥,
楼下是横跨好几个街区的海岸城商场综合体,
各种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据说这里的房价已经十万加一平米了。
机场到海岸城有直达的地铁快线,
在进站前我们还在烦恼是不是又要买地铁票时,
发现墙上有大大的刷微信二维码进站的告示,
顿觉深圳真是方便高效,腾讯真是牛逼不得了。
当然这次回国就是为了多体验国内这些新兴应用的,
摩拜单车骑了n次,超市结账扫码走人,完全不用单独再下载那些apps,
还有共享充电宝,在餐馆扫码就能租一个来给手机充电,
看来那张新时代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是对的,
最下面两层基础需求是Wi-Fi和电池,然后只靠一只手机走天下即可。
连曾经抱怨最多的公共卫生间没有手纸这件事貌似也变得好多了,
目前我只遇见一家厕所不提供厕纸的,也许这跟我去的都是高大上的地方有关?
唯一让我俩感觉不适的是公共场合的空调很多都不开或开得温度很高,
机场,超市,商场,地铁,这些地方常常人山人海,
看着人们耐心悠哉地排队等待,我和澍已然汗流浃背。
我从来不是一个对低温要求过分的人,相反在美国还时常抱怨空调太冷,
这怎么一回国体感温度马上飙升,分分钟觉得在被桑拿,
反观周边人的闲适,我怀疑自己被美帝搞矫情了。
四十年来的深圳速度给了这个全中国最包容的城市以炫目的成就,
早年搭上快车的人们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厚回报。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如果今后回国选择的深圳,
早已不是十年前我错过的那个深圳,
孰好孰坏虽难讲,关键是内心深处你想要的是不是得到满足。